青春期的孩子们长得飞快
身体里的激素水平也跟着“起舞”
结果就是脸上、额头,还有胸口和背上
时不时冒出一些红红的痘痘
大家通常叫它们“青春痘”
医生们则称之为痤疮
据统计,大概有80%到90%的青少年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为了让青少年朋友们更懂怎么对付这些“小痘痘”
这期南皮小编准备了一份超级实用的“战痘秘籍”
希望能帮到大家!
【青春痘的成因:为什么“盯上”青少年?】
痤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好的饮食习惯、环境因素、情绪波动等。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毛囊皮脂腺单位开始活跃,堆积的角质物及分泌过于旺盛的油脂不能及时从毛囊口排出,进而形成白头、黑头,堵塞的毛孔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形成炎性丘疹、脓疱。主要的发病机制包括:
1.油脂分泌增多:青少年体内雄性激素水平上升,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导致过多的油脂积聚。
2.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毛囊皮脂腺导管口异常角化导致角质物异常堆积,油脂不易排出,加上油脂分泌旺盛,更容易堵塞毛囊口。
3.细菌感染:堵塞的毛囊及大量油脂环境为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进而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
4.免疫炎症反应:皮肤表面菌群失调、雄激素水平上升等因素导致的免疫炎症反应促进了痤疮的发生。
【“青春痘”不可忽视】
部分家长存在思维误区,认为“青春痘”无伤大雅,孩子大了就会自然好转。殊不知,“青春痘”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瘢痕、色素沉着,甚至引发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研究发现,痤疮患者的抑郁风险比健康人群高13倍,因此早期科学干预至关重要。
【战痘攻略:科学治疗】
根据国际指南和最新研究,治疗需结合痤疮类型、严重程度和个人需求,目标是控制炎症、减少复发、预防疤痕。
1.外用药物轻度痤疮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维A酸乳膏、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甲硝唑乳膏、克林霉素凝胶等,帮助去除角质、抑制细菌繁殖。在使用外用药物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外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证。
2.口服药物对于中重度痤疮,可能需要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异维A酸等,以控制炎症、调节激素水平。口服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证。3.其他治疗:
(1)化学刷酸:水杨酸、果酸可以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及减轻毛囊角化,减少黑头、粉刺、痘印等问题。
(2)光电类治疗:如光子嫩肤能够抗炎、平衡肤色、去除痘印等。此外如红蓝光照射,可以帮助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减轻炎症反应。
(3)心理调适:痤疮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帮助和引导,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痤疮的信心。
【战痘攻略:预防建议】
1.合理饮食
(1)保持饮食均衡,多喝水,多摄入富含粗纤维的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2)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食物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巧克力、油炸食物、奶茶、碳酸饮料等。
2.面部清洁
(1)每天早晚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清洁面部,去除多余油脂和污垢,清洁后要注意做好保湿,保持面部不紧绷、不油腻的状态。
(2)避免使用过于油腻或刺激性的化妆品,选择适合青少年肤质的护肤品。
3.生活习惯
(1)保持规律的作息,尽量避免熬夜。
(2)适量运动,缓解学习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3)避免长时间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4.注意环境卫生
(1)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减少灰尘和细菌的滋生。
(2)定期更换和清洗床上用品、毛巾等个人用品。
5.其他
(1)避免挤压:不要用手挤压痤疮,以免加重炎症、留下疤痕。
(2)及时就医:如果痤疮问题严重或持续不退,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3)坚持治疗:痤疮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坚持治疗,不要半途而废。
【常见误区与真相】
误区1:晒太阳可以杀菌治痘
真相:紫外线短期可能缓解炎症,但长期暴晒容易加重色素沉着,且更容易促进皮脂分泌。
误区2:频繁洗脸能控油
真相: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刺激更多油脂分泌,每日早晚各一次洁面即可。
误区3:只有严重痤疮才需要治疗
真相:轻度痤疮也可能留疤,早期干预可降低风险。
【新兴疗法与未来展望】
(1)新的外用药:靶向抑制雄激素受体,减少炎症和油脂分泌。
(2)光动力疗法:联合光敏剂与特定波长光,杀灭细菌并调控皮脂腺活性。
(3)微生物调节:益生菌外用产品或抗菌肽,通过平衡皮肤菌群减少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
青春不烦恼,通过本文提供的预防建议和科学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控制痤疮的发生和发展。衷心希望静心给大家准备的战痘攻略,能为青少年朋友们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让大家在青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健康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