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可导致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女性宫颈炎、盆腔炎、自然流产和早产等,同也是 HIV
传播风险增加的可能辅助因素。近年来,因其独特的高耐药率,已成为继“超级淋球菌”后临床重点关注的新生病原体。“如何控制生殖支原体感染者耐药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更好地应对生殖支原体感染,改善治疗情况,我院皮肤三科杨立刚主任带领研究团队针对生殖支原体感染开展了多项研究,近三年来,共发表生殖支原体感染耐药和治疗相关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4篇。
1、调查发现,省内生殖支原体感染存在高流行和高耐药情况
2020年,杨立刚主任在国际医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 & AIDS》发表文章,报道了一例同时合并有23S
rRNA、parC和gryA多点耐药突变的患者,这是国内第一篇关于“生殖支原体感染者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报道。
为更好地了解省内生殖支原体耐药和流行病学情况,杨主任带领研究团队展开了针对性研究。
研究发现,我省性病门诊生殖支原体总感染率为7.2%
,只有36.7%患者伴有症状。通过对生殖支原体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的23S
rRNA、gyrA和parC耐药位点的检测发现,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6.4%和78.4%,证明我省生殖支原体感染存在高流行和高耐药情况。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生殖支原体感染者耐药性逐年增加,甚至出现多重耐药
我院研究生李东玲同学针对生殖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机制及耐药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生殖支原体感染者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已出现耐药,且耐药率逐年增加,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的现象。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主要由23S
rRNA单碱基突变所致,氟喹诺酮类耐药与parC、gyrA、gyrB、parE突变相关,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生殖支原体耐药发展迅速,如何控制其发展及寻找新药物治疗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不同国家/地区的患者耐药性竟然大不相同,针对性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吗?
我院研究生冷新颖同学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通讯文章,该研究通过比较过去15年发表的37篇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地区的生殖支原体喹诺酮类耐药情况,发现近年来全球出现了大范围的喹诺酮类耐药情况,并且全球ParC耐药突变率最高的前三个国家/地区均处于亚洲,远高于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国家/地区。研究表明,不同国家/地区的耐药突变情况不同。因此,制定耐药性检测策略之前,应综合考虑当地的耐药突变流行情况,采用针对性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和治疗时间。
4、通过序贯治疗方案,解决生殖支原体严重的耐药问题
我们基于当前的研究基础和临床实践,优化了生殖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案,建议采用目前最新的“序贯治疗方案”(即第一周采用四环素类药物来降低生殖支原体的病原体量,第二周采用喹诺酮类药物来清除病原体),该方案可改善生殖支原体感染者的严重耐药问题,可明显降低生殖支原体感染的耐药率,提高临床治愈率。